(一) 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 要求作答者充分利用给定的材料,切中主要问题。
3.全面阐明、论证自己的见解,对材料中涉及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方案。
(二) 给定资料
【材料一】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人民群众普遍富裕起来。但是粗放的发展方式,也使我们在资源环境方面付出沉重代价。马路宽了,高楼多了,钱包鼓了,可是清澈的河水、洁净的空气却成了奢侈品,这是我们追求的现代化吗?高能耗、高排放难以为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十八大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写入党章,作为行动纲领;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顶层设计后,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部署。《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赋予了生态文明建设新的内涵,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
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印发,明确提出到2020年,构建起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生态文明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对以耗费大量自然资源和造成环境严重污染的工业文明的超越。中国共产党前所未有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以及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均意义重大。
事实上,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迫在眉睫的挑战。今年7月以来,四川什邡、江苏启东、浙江镇海陆续发生民众因担心环境被破坏而反对工业项目上马的群体事件。
环保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年均增速约30%。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单光鼐将环境问题与违法征地拆迁、劳资纠纷一起,称为中国当下引发群体事件的“三驾马车”。
【材料二】
中国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到底有多大,不同的部门因为核算口径不同,有不同的数字。而这方面的权威统计部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自从2006年9月发布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后,就一直在新数据的发布上保持缄默。
但是这并不等于相关工作的停顿。尽管出于种种技术原因公众也许无缘看到新的“绿色GDP”核算报告,但是,有关人士透露,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一直在推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即去掉环境退化成本、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的经济核算工作。
按照2004年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报告,2004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GDP3.05%。该报告只是算了10项内容,即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农业和材料损失,水污染造成的健康、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污染型缺水损失,以及固废侵占土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对于地下水污染、土壤污染等重要部分都没有涉及。此外,2004年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也没有把生态破坏成本、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耕地资源、矿物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渔业资源)计算在内。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曾经解释说,由于国际上现在还没有将环境污染损失核算纳入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的GDP核算标准,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采取这样的核算方式,“所以还不能够(继续)公布这些数据或者真正进行价值量的核算”。
【材料三】
朝阳178.5毫米、丰台207毫米、门头沟260.9毫米、房山217.8毫米……7月21日早上10点到晚上21点,北京各地降下61年来最大暴雨,房山最大一小时降水量甚至达到98.9毫米。2012年7月21日,暴雨袭京,全城告急。有的路段积水深达4米,截止到7月22日17点,全市因为强降水死亡37人。为何一场暴雨就能够导致全城“泡汤”?除了降水量较大之外,北京排水系统排水标准不足、设施老化、排水设施建设滞后、排水系统不健全、城市建设引发积水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而北京的排水系统问题由来已久。北京城的下水道是随着历史变迁、城市建设而逐步发展演变的,随城市发展出现问题。
北京水务局早在2011年7月就承诺,2015年前投入21.2亿元对中心城区排水管线全部实施更新改造。同时,今年7月初,排水集团称,从今年起,北京将利用三年时间,把城区71座下沉式立交桥的雨水泵站排水能力能抵御50毫米降雨。
也就是说,三年大限到时,北京下水道能达到5年一遇的标准。不过,这与纽约、东京等城市的下水道比起来,依旧相差甚远。
城市排水管道的老化、堵塞以及过水能力不足,确实是造成国内各大中城市遭遇暴雨时,内涝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但这并不是全部。首先,城市雨水口垃圾堵塞严重。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教授李海燕等调查发现,北京市近80%的雨水排水管道内有沉积物,50%的雨水排水管道内沉积物的厚度占管道直径的10%-50%,个别管道内沉积物的厚度占管道直径的65%以上。
其次,越来越多的路和桥对城市排水形成反作用力。路面和桥面的材料本身是防水的,它的防水作用导致了在降雨时桥面路面上的雨水渗不下去,只能走其他的路排泄,也就带来了桥下积水的后果。同时,北京凹式立交桥更是让积水无法畅快排出。
我国城市排水系统总体上来说是落后的,对比城市地面上的发展是不协调的,排水等基础设施是百年大计,要有延续性,甚至比地上设施需要更精心的规划与设计,不能像有些建筑一样过几年就拆除重来,等城市建成后再来修补排水设施异常困难,也要付出更巨大的代价。
【材料四】
2011年6月4日和6月11日,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和中海油旗下的蓬莱19-3油田相继发生两起溢油事故,导致大量原油和油基泥浆进入渤海。
根据6月29日发布的《2011北海区海洋环境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康菲溢油事故造成该油田周边及其西北部面积约6200平方公里的海水污染,其中严重污染区达870平方公里海水。海庙港就是受事故影响最大的港口之一。
“去年溢油事故发生后,在岸边就能看到海上漂着的油花,今年开始倒是看不到了。”姜旭平称,但养殖户们的扇贝死了一批又一批,即便是一个月前,即溢油事故过去了将近一年,扇贝的死亡率还是“高得很”。
《公报》指出,溢油事故造成蓬莱19-3油田周边及其西北部面积约6200平方公里的海水污染(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其中870平方公里海水受到严重污染(超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海水中石油类最高浓度超标53倍。
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底,溢油油田周边海域海水石油类污染面还能看到零星油膜。
原中国环科院研究员赵章元对本报记者估算,渤海溢油总量可能达到6.5万吨。“6.5万吨的溢油总量无疑使本就污染严重的渤海雪上加霜。”赵章元称,“尽管康菲溢油数量远远小于2010年的墨西哥湾7.8亿升(一升油等于0.8千克油)溢油,但考虑到两个海湾的实际面积相差约20倍,墨西哥湾溢油后周围海域每平方公里污染负荷溢油量为0.4吨,而渤海每平方公里则负荷0.84吨,因此其生态影响远超过墨西哥湾石油泄漏事故。”
相伴而来的,是对海洋生物的沉重打击。《公报》显示,浮游生物幼虫密度在事故发生后一个月下降了69%,对浮游幼虫幼体的发育、成活、生长造成了严重损害;污染海域鱼卵、仔鱼的种类及密度均较往年有大幅下降。7月,鱼卵畸形率及仔鱼平均密度减少率分别达92%、90%。
国家海洋局日前表示,截至目前,溢油油田周边及渤海中部海域水质、沉积物质量呈明显的改善,但造成的影响仍然存在,溢油影响海域的海洋生态环境和海洋生态服务功能尚未完全恢复。
对此,王亚民指出,由于生态系统的原理特别复杂,现在我们无法评估溢油事故对海洋生态的具体影响。有专家表示:“此次事故的后续影响将至少持续30年。”
【材料五】
政绩考核的“指挥棒”,越来越清晰地指向绿色低碳。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2013年底,中组部印发《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规定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要求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
去年8月出台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强调显性责任即时惩戒,隐性责任终身追究,让各级领导干部耳畔警钟长鸣。
面向未来,中国向国际社会宣布了低碳发展的系列目标,包括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等。“虽然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但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实现我们的承诺。”
据国家林业局最新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国共完成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亩,分别比“十一五”增加18%、29%;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6%,成为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
(三)答题要求
1.根据给定资料,请解释什么是“生态文明”。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200字。(满分8分)
2.根据给定资料,简单概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要求文字简明,视角全面。不超过300字。(满分12分)
3.请你结合给定资料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写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自拟标题。要求中心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满分30分)
上一篇:申论模拟试题---反腐败问题
下一篇:申论模拟试题---网络文化问题
没有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