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政策公告

申论资料

行测资料

公基资料

面试专题

试题中心

江苏省公务员招录专题

关于我们

培训基地:南京 | 淮安 | 连云港 | 宿迁 | 盐城 | 徐州 | 镇江 | 泰州 | 扬州 | 南通 | 常州 | 无锡 | 苏州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申论资料 >> 指导 >> 内容
2010年申论备考: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1)
致远教育          发布时间:2014-12-01     点击:    
2010年申论备考: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1)
             
    (一)概述
                 
  申论试题一般提供4000~5000字左右的材料,要求考生在40分钟内阅读完毕,从而为概括主题、提出对策及展开论证做好准备。在40分钟内阅读这些文字材料,从表面上看来是不成问题的。然而要把握材料的全部内容,尤其是材料所蕴涵的意义也是不容易的。如果不把握材料的全部内容和其所蕴涵的意义,那么概括主题、提出对策、展开论证就有可能偏离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材料是申论考试的首要环节,切不可忽视。所以,我们必须掌握阅读材料的技巧。
                 
  (二)阅读理解能力的构成
                 
  申论考试给定的材料一般都很长,内容很繁杂,必须认真地阅读,才能掌握材料内容,提取有用的信息。阅读材料要求的首要和基本的能力就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是阅读者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方法顺利地进行阅读文字的能力,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能力:
  
    1、认读语言的能力。认读语言的能力,就是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能力,即对阅读材料中的单字、词语、句子的认识能力。它是最基本的阅读能力,是整个阅读过程的基础,也是阅读的最起码要求。顺利进行认读的心理特征,主要有两项:一是视读的广度,即视知觉范围的大小;二是认读的准确度,主要表现在对一些音形义混淆,容易错读、错写的字以及对同义词、反义词的辨析等,同时注意在认读时避免增字、减字、重字。读得准确,不仅能锻炼语言的感知能力,而且能促进对语言的理解和记忆等。
  
    2 、理解语言的能力。理解语言的能力是在认读的基础上,对阅读信息进行消化、加工的能力,它是阅读能力的核心,衡量阅读能力最主要的是看理解能力。
  
    理解语言的能力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理解词语的能力、理解句子的能力、理解语言结构的能力、理解文章表达方法的能力等。整个理解过程是按照从对语言形式到对语言内容的理解、从对部分的理解到对整体的理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加深对语言形式和部分内容的理解这样的规律来完成的。在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从字词句入手,经过判断和推理、抽象与概括的思维活动,达到对材料主旨的理解。
  
    3 、评价语言的能力。评价语言的能力是指对阅读材料的体验和评价能力,包括对从材料的思想内容到表现形式、语言文字、写作风格等进行评价,就是能从评价的角度进行阅读。
  
    4 、应用语言的能力。应用语言的能力指通过阅读后,将获取的种种信息加以灵活使用,以获得新闻知识的能力。应用语言的能力的最大特征是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这是一种较高的思维活动,需要掌握精读、速读、浏览、质疑、比较等方法,具有独立性和研究性
                 
  (三)阅读理解容易出现的问题
                 
  通常情况下,阅读理解最容易出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审题不准我们先来比较一下以下三种同样是提出方案部分的试题要求,第一种要求是:“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第二种要求是:“假定你是某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请你就PPA风波所引发的问题提出善后处理意见。可以全面谈,也可以就某一方面谈。(30分)要求:①意见合理,具体可行;②条理清楚,语言简明;③字数不超过300字。”第三种要求是:“请用不超过500字的篇幅,分析形成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分析要有条理,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看出,第一、二种与第三种要求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前二者要求应试者假设自己是具有特定身份的国家工作人员(如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或某一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而第三种没有这一要求。很显然,就算面临同一问题,不同身份的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肯定有着较大的不同,而对于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务员来说,所提方案应该具有特殊的内容。如果应试者审题时没有把这一点弄清楚,势必会对其考试得分产生较大的影响。
                 
  2、粗枝大叶。出现这个问题的应试者往往是因为阅读不细致而把所给资料的内容弄错,比如把资料中的一些概念、名称搞错、搞混,以至于在运用资料时张冠李戴,有时甚至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当然其考试得分就会很低。
  这一问题更容易出现在那些个性粗犷的应试者身上,因此,如果应试者自己觉得平时做事就有粗枝大叶的毛病,就应该特别留心。在阅读理解时,尽可能小心,必要时可用铅笔在关键部分做些记号,把重要的内容标出来,以便在作答时能够较快较准地找到所需资料。
                 
  3 、不讲技巧。阅读技巧是有讲究的。有些应试者由于不懂阅读技巧,不知道如何将通读与精读有机地结合起来,结果是既浪费了宝贵的时间,又未能通过阅读为概括、提出方案以及方案论证打下良好的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申论测试资料中提供的材料并不是字字句句都有用,有些材料在写作时并不一定要用上。因此作为应试者,应该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不一定都要逐字逐句地读,避免既浪费了时间,又没能抓住要点,影响以后的作文环节。
                 
  (四)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1、认读能力及其培养。认读能力是阅读中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缺乏这种基本能力,阅读就无法进行,因为阅读是借助对文字符号的感知而进行的。培养这种能力,旨在积累语言文字的感性材料。
  
    认读能力,就是认字、读字、识词的能力,即通过文字符号的认读和词义的感知,来了解字词所包含的意义和表达的内容的一种能力。就学习语文和学习写作的程序来说,也是从认字、识词、造句开始,然后进入写作、创作的阶段的。就一篇文章和一部作品而言,字是组成词的因素;词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句是组成段落的基本部分。因字组词,以词成句,合句成段,缀段成篇,形成有组织的书面语言――文章或作品。鉴于此,阅读中培养认读能力,这不仅是一个人语言文字修养的表现,而且也是阅读的基本功和写作的基本功所在。汉代思想家王充说:“文字有意以立句,句有数以连章,章有体以成篇。”刘勰也说过:“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就是说,字、词、句按照作者的意图和思路,才能组成篇章。这就强调了字、词、句在文章中的基础作用,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就不能忽视认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认读能力呢?这就必须进行认识性阅读的基本训练。这种阅读从字词入手,扫清阅读中有关字词的障碍,通过对文字符号的感知和词义的理解,能读懂读通一篇文章,从而积累语言的感性材料,掌握一定的语言知识。认识性阅读,着重字词能力的训练,是阅读的积累和感性阶段,是整个阅读的基础。
  
    据统计现存汉字约6万多个,用这些字组成的词则难以统计。汉字数量之多,汉语词汇之丰富,汉语的精确与优美,在全世界语言中是屈指可数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认识2700个汉字,则可以阅读一般文章;掌握3000~4000个汉字,则可以从事于写作了。所以,要学好汉语写作,首先就必须学会汉语的基本知识,并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
                 
  2、理解能力及其培养。理解能力是构成阅读能力的核心部分。所谓理解能力就是培养阅读的悟意明理能力,是由认字识词的感性阶段到理解内容的理性阶段的深化。阅读中的理解消化能力,要求在了解一字一词表面意思的基础上,进而理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意义及内部联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理解是阅读的深化,是阅读的关键,是阅读诸能力中至关重要的一种能力。
  
    理解能力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因为理解的过程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离开了思维,理解就无法进行。例如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要理解文章的全部内容和精神实质,就必须把整体分解为局部,把集中的内容分散理解,这就是分析;然后又由部分到整体,由分散到集中,这就是综合;就必须由个别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这就是概括;就必须由此及彼,温故知新,这就是联想。分析、综合、概括、联想等,都是思维能力在阅读中的表现。所以,阅读中理解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阅读中对思维能力的训练。以分析、综合而言,从分析到综合,既是阅读中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消化过程,也是阅读中思维活动的整体性表现。通过分析与综合,我们才有可能达到对文章全部内容和精神实质的把握与理解。
  
    如何培养理解能力呢?必须进行理解性阅读的基本训练。理解性阅读又叫分析性阅读,它是以理解文章全部内容为中心的一种阅读活动,是认识性阅读的必然延伸,是阅读的理性阶段。古人云:“善读者,始熟读而明其章句,继融会而究其义蕴”,这反映的就是理解性阅读。认识性阅读可“明其章句”;理解性阅读则“究其义蕴”,要求从文章的立意构思、篇章结构、语言运用、表现技巧等多方面入手,对文章进行全面分析和深刻理解。培育理解能力,可以训练思维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
                 
  3、评论能力及其培养。评论能力,是指对文章的内容与形式进行全面评价和深入品评的一种能力。评论能力,不仅是写作中十分重要、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能力,而且也是阅读的各种能力中较高的一种能力。
  
    写思想评论、政治评论、文艺评论、学术论文、报刊社论需要评论能力,就是写说明文、应用文也需要这种能力。评论能力,除了对自己的思想水平、专业能力通过实践活动进行锻炼之外,还必须通过阅读进行培养。
  
    怎样培养评论能力呢?必须进行评论性阅读的基本训练。评论性阅读是对文章作品进行全面、深入的阅读;是对文章作品进行正确评论,提出自己见解的阅读。以分析综合为主要特征的理解性阅读,是偏重于对文章作品的全部内容、作者的观点及作者所介绍的知识的一种阅读。但阅读的目的不只是理解,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章作品的鉴赏,受到启发和教育,获得经验和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写作能力。为达到此目的,必须由理解性、鉴赏性阅读上升到评论性阅读。理解性阅读、鉴赏性阅读与评论性阅读的不同点在于:前二者多偏重于形象的直觉,是以理解文章作品内容并对文章作品进行鉴赏为目的的,其对象主要是作品本身,带有个人的主观色彩和趣味;后者多侧重于理性的认识,主要在于识别文章作品的价值,对其进行全面、深入、正确的评价,要求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加以论述。
  
    在评论性阅读中,读者既可以评价作者的思想、作品的内容,还可以评价作品的形式、作品的技巧或总结写作中的经验与规律。它是训练理解、鉴赏、评论,乃至创造等多种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阅读方式。在这种类型的阅读中,阅读者为了培养某种能力,在选择文章作品进行阅读时,必须有强烈的针对性,针对某种既定的目的进行训练。
                 
  4、阅读速度提高与培养。阅读速度,就是在单位时间内阅读的文字量。阅读速度是阅读能力所不可缺少的。因为申论考试是有时间限制性的考试,阅读速度在申论考试中就显得特别重要。考生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又快又好地阅读完给定材料,即用大约40分钟的时间阅读4000~5000字左右的文字,千万不可在阅读过程中停顿下来,磨蹭碍事。
  
    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恰当地使用好以下几种方法:
                 
  (一)略读略读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阅读方法。所谓略读,即只需要略观文章大意,知道文章的梗概就可以了。略读的目的,是为了迅速掌握全文的纲目和大意。遇到一些不懂的内容,只要无关大局,可以忽略不理;遇到生僻的词,也可根据词的组合及上下文的联系,去推断其意义。略读主要是抓主干和脉络。
  对于申论考试的背景材料,在阅读时可以先对给定的材料略读一遍,了解资料的主干和脉络,对材料有个总体印象,然后再根据需要精读。
                 
  (二)速读所谓速读就是快速阅读,与略读相似,但应比略读更快一些。培养速读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1)掌握默读技巧。默读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尽量减少回视和重看的次数。
  (2)学会“一目十行”的读书方法。把逐字逐句的阅读与逐行逐段的阅读结合起来,练就一目几行的能力。
  (3)适应申论考试要求养成限时阅读的习惯。可先读一两段,不宜过长,迅速读完,迅速作“尝试回忆”。这样有益调节神经、消除疲劳,提高阅读效率。
                 
  (三)跳读所谓跳读就是专门寻找所需资料的一种阅读方法。这样的方法可以不管全文意思如何,只要知道所找资料的类属和所处的位置就行。根据要求,抓主弃次,只选读某些章节。对申论的阅读,在略读或速读之后,或在要求分析、概括时可采用这种方法去寻找你需要的东西。
                 
  (四)精读精读是在前面几种阅读的基础上,选择重要的内容反复研读,仔细琢磨,以便深入理解,领会实质。读之愈精,思之愈深。
  
    对于申论考试来说,略读与精读既互相联系又有区别。略读着眼于广度,精读着眼于深度。略读实际是精读的前奏,是第一步。在略读的基础上才能发现重点,然后去精读。略读是面,精读是点。一般情况下,申论考试在进入构思文章的框架时,需要精读部分重点内容,以便从资料中提炼文章的要点和精髓。

本类推荐

没有

本类固顶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