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政策公告

申论资料

行测资料

公基资料

面试专题

试题中心

关于我们

培训基地:南京 | 淮安 | 连云港 | 宿迁 | 盐城 | 徐州 | 镇江 | 泰州 | 扬州 | 南通 | 常州 | 无锡 | 苏州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申论资料 >> 指导 >> 内容
申论提出对策题
致远教育          发布时间:2020-12-19     点击:    
 

第六章 提出对策题

第一节 提出对策题概述

[提出对策题示例]

l  给定资料4”反映了T市市民出行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假定你是市交管局聘请的观察员,请就这些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呈送市政府有关部门参考。(20)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概括准确、扼要:所提建议具体简明、有针对性、切实可行;不超过400字。(2012·国家·市级·第三题)

l  给定资料1”中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某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要求:条理清楚,所提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2012·国家·省级·第三题)

l  给定资料7”中两位环保部门负责人作出回应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假如你是上级主管部门的一名督查员。请你拟定一份应对这环保事件的处置建议,供领导参考。(20分)要求:内容具体,针对性强,措施得力,篇幅不越过300字。(2013·江苏·第三题)

一、什么是提出对策题

提出对策题的题型特征比较明显,典型提问方式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或“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措施”。

这类题目要求考生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或材料中涉及的某个具体问题提出对策思路或解决方案,主要考查考生在分析给定资料后,能否根据资料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有效的建议。提出对策题在作答要求中一般会出现“对策可行”、“有针对性”、“合理可行”等关键词。

二、提出对策题分类

提出对策题的分类有不同标准,标准不同,分类也就不同。

(一)提出对策型与评价对策型

根据答案内容划分,有两种类型:提出对策型、评价对策型。

1.提出对策型

提出对策型,是申论考试的传统经典题型,就是让我们对某个问题给出应对之策。

2.评价对策型

评价对策题并不需要考生给出对策,出题人会将对策给出,但是让考生对这些对策进行评价。这种试题实际上已经介于提出对策题与综合分析题之间了,难度较大。例如2009年国考第三题第二小题:某学术团体就我国粮食问题召开研讨会。在关于解决问题对策的讨论中,有人发表了“四点对策”(具体内容略),这“四点对策”,内容上、表达上都存在问题。请指出这份“对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大约由于对策评价题难度较高,后来再没有出现过。

(二)普通对策型与衍生对策型

根据提出对策题题目的具体表现形态、形式,可将提出对策题分为普通对策题、衍生对策题。

1.普通对策型

此类题目会明示“对策”题型,答案要求所指也非常清晰,只需到题目所对应材料中寻找或推导出对策即可。

2.衍生对策题

此类题目题干表述模糊,需要推理分析题干要求,但答案内容仍为“对策”。

1:请结合给定资料,对德国歌德学院的成功做法进行归纳,并说说对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有哪些启示。

2:根据“给定资料7”,谈谈国外以及我国香港地区在“三公”经费支出管理方面给我们的启示。

3:假定你是某街道办事处的一名工作人员,请根据“给定资料68”拟写一份《某街道办事处天于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

1和例2中的“启示”一词,在申论试卷中是个常见面孔,大家只需铭记:谈启示就是要对策措施。“对孔子学院的建立和发展有些启示”,就是要我们提出在孔子学院的未来建设中应该怎么做。“国外以及我国香地区在‘三公’经费支出管理方面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要我们把国外和我国香港地区在“三公”经费支出管理方面的成功做法、经验提炼出来,学习之,从而谈一谈我们自己在“三公”经受支出管理方面该怎么做。例3中的“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就是要根据材料,提出我们该怎么改进老年人服务工作。

(三)单一型与复合型

根据题目要求设置的繁简程度,提出对策题可分为单一型与复合型。

1.单一型

单一型对策题一般要求考生针对问题提对策。此类试题在答案中仅需体现对策,无需概括具体问题或原因。

2.复合型

复合型对策一般要求考生先概括出材料所反映的问题或原因,再提出解决措施。

第二节 提出对策题的作答要求

提出对策题作答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四个方面:角色意识、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一)角色意识

所谓角色意识,是指考生在答题时要有一定的身份定位。关于角色意识考生需分两种情况来对待:

1.题干中没有虚拟身份要求的试题

对于些类试题,考生要站在政府的角度,从如何采用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宣传手段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

之所以需要从政府角度出发,是因为申论考试考查的是作为公务员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能力,因而考生要始终把自己当做一名准公务员,提出的对策须是政府部门能够采取的措施。

2.题干中有虚拟身份要求的试题

部分提出对策题会在题干中要求考生以某种虚拟身份作答,如某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观察员、人口普查员等。对于这类题目,提出的对策一定要符合题目限定的身份要求。

(二)有针对性

要达到“有针对性”这一要求,需要做到两点:一是符合题目要求,二是对策源于材料。

1.符合题目要求

如题目要求就给定资料中某市在人口普查工作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措施,那么答案中就应当针对人口普查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其他方面的问题。

2.对策源于材料

考生常出现的问题有两种:一是脱离材料,随意发挥。二是盲目使用所谓的万能对策

(三)有可行性

所谓可行性,是指对策要具备可以实施的条件。提出来的对策如果在现有条件下根本无法实施,那就是不可行的。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经济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是指对策要在经济上具备可以实施的条件。政府做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成本的,这要求我们必须注意投入和产出的比例。

2.政治可行性

政治可行性是指对策在政治上要具备可以实施的条件。这一点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不提反动观点。即对策的提出要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不反党反杜会主义。

第二,不越权。即应试者提出的对策不能超出题目所设定身份的权力范围。

3.伦理可行性

伦理可行性是指所提对策要符合社会的公序良俗。懂得事理人情,明白公序良俗,是年轻人走进社会,融入大众的一步,也是从校门跨入关机门,成为一名公务员的必备素质。

(四)有可操作性

有可操作性是指对策要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理解:

1.要有明确的对策主体。即由哪一个政府部门实施对策。

2.要有明确的对策客体。即对策实施的对象是什么。

3.要有明确的对策目的。即对策要达到什么目的或效果。

并非每条对策都要具备对策主体、对策客体、对策目的,但具备这些要素可以大大增加对策的可操作性,从而提升答案的准确度。

第三节 提出对策题的答题技巧

一、审清题目要求

作答对策题,先要明确对策所针对的问题,即对策是为了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而存在的。

部分题目会直接给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还有部分题目则要求考生首先界定问题,然后再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考查考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生要提出有效可行的对策,就要先发现和界定问题。例如:

l  给定资料7中两位环保部门负责人的回应显然不能令人满意。假如你是上级部门的一名督察员,请你拟定一份应对这一环保事件的处置建议,供领导参考。(20)要求:内容具体,针对性强,措施得力,不超过300字。(2013江苏申论第3题)

l  给定资料1”中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某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要求:条理清楚,所提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2012国家省级第3题)

显然,上述两道试题属于提出对策题,但考生在作答此类题目时不能仅提出对策,在提出对策前还需要界定问题。以前者为例,需要首先给出类似下面一段话的表述:

日前,群众在微博上悬赏环保局长下河游泳,而有关领导回应“主要污染源为生活垃圾”及“水质合格”,这样的回应无法令群众满意,建议有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应对该“环保事件”。

二、提炼对策要点

对策要点的提出,需针对问题,紧扣材料进行。常见的方法有:

1.直接引用材料中的对策

2.从问题推对策

3.从经验或教训推对策

4.从原因推对策

三、组织对策答案

1.单条对策加工

单条对策=主旨句+具体阐述(主体+手段或内容+客体+目的)

2.整体对策加工

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对策的结构,一个是对策的排序。

首先,对策的结构包括铺垫和展开两个部分。

对策的铺垫是写在对策主体部分之前的话,主要包括对策针对的问题、对策主体、对策原则、对策数量等内容。

对策的展开就是具体阐述各种对策的部分,是提出对策答案的最主要部分。这一部分宜分条、分段作答。条数一般控制在三到六条。

其次,要把握几种常见的对策排序:按对策的重要性排序、按工作流程排序以及并列式排序。

补充:万能八条

针对提出对策,有人提出“万能八条”,值得借鉴。这“八条”是:

1.领导重视、提高认识;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3.教育培训、提高素质;

4.健全政策法规、完善制度;

5.组织协调、形成机制;

6.增加投入、依靠技术;

7.依法监管、全面落实;

8.总结反思、借鉴经验

需要说明的是,万能八条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灵活使用。

【实战训练】

给定资料1”中反映的问题需要妥善处理,假定你是某市政府职能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领导安排你处理此事,请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20)要求:条理清楚,所提措施具体、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2012国家省级第3题)

【给定资料】

1.某报记者在调查食品安全领域问题时,发现了一个地下黑加工点。记者暗访了该加工点利用双氧水、工业碱等有害添加剂,发制、漂白百叶、毛肚等食品的全过程。记者发现,雇用工小张的工作就是用煮、晾、泡等工艺制作百叶、茄参、毛肚等水发食品。制作过程中加入起增重作用的工业碱,起漂白、防腐作用的双氧水和起中和碱作用的盐酸。平时厂房里就小张一个人负责加工,产品有专人运往市场。据小张讲,利用工业碱、双氧水等食品添加剂,制作水发产品,在这个行业不是少数。另外,在其他行业也有类似运作。这个地下黑加工点,有自己的运货车、批发点、销售点,有毒、有害的水发制品从生产到销售只需要两天时间。每天生产1000斤左右的水发制品,在凌晨三四点钟用专门的运货车将成品运到老板指定的海鲜市场出售。“我知道做这项工作是昧良心和不道德的,实际也是违法的,整日生活在恐惧中。但看着老板不断地加薪,我的心又开始活动了,我从心里也在说服我自己,不就是加点添加剂,吃的时候用高温水烫一下也就没事了。况且干了这么长时间,政府也没有一个单位有人来管。”小张向记者坦言。

这个地下黑加工点一个月就销售非法加工的茄参2.6万斤,销售额30余万元,毛利润能达到10万元。记者向有关单位反映地下黑加工点的情况时,发现处理此事牵涉工商、质监、农委、公安等多家单位,“三个和尚没水吃”,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好事人人都管”、“坏事人人管不了”的现象。

(答案略)

本类推荐

没有

本类固顶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