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政策公告

申论资料

行测资料

公基资料

面试专题

试题中心

关于我们

培训基地:南京 | 淮安 | 连云港 | 宿迁 | 盐城 | 徐州 | 镇江 | 泰州 | 扬州 | 南通 | 常州 | 无锡 | 苏州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申论资料 >> 指导 >> 内容
申论能力提升攻略1
致远教育          发布时间:2020-12-19     点击:    
 

第三章 能力提升攻略

申论能力是指解题得高分能力。其中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第一节 阅读理解能力

一、大纲要求

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二、考点分解

(一)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

本考点要求考生就文章的内容进行全面把握,其重点落在全面二字上。即通过阅读材料,对材料中所涉及的事实、问题、原因、对策、影响等各个方面要有通盘的了解和掌握。这实际上是要求考生对整个给定资料的全貌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申论考试的特点是寓答案于材料之中,只有对材料有了了解,答题才能有的放矢,符合要求。具体来说,考生需要对材料的主题、每段材料每则内容都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大致知道每段材料的作用是什么,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什么联系。这一要求的要点是全面,特别是有的时候一些结论必须在材料全部读完之后才能作出,需要考生注意抓住材料的主要脉络,不要断章取义。所有试题的作答都是建立在对给定材料内容把握的基础上,因此这一考点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总体的、宏观的要求,考生必须予以重视。

(二)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

所谓含义,根据工具书的解释,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包含的意义。因此,给定资料的含义也就是在特定的背景下某个资料段落所包含的意思,或者在整个材料所讨论的大主题下某一段材料的意思。本考点要求考生就材料中的字词、句段准确理解,其重点落在准确二字上。即不仅理解其字面的含义,对于其指代含义、隐喻含义、引申含义的理解也要到位、无误。例如,2012年国考省级材料中写了刘女士和李老太太家人之间的一段感人故事:刘女士赶集归途中路遇李老太太搭车,结果好心办坏事,李老太太因为刘女士驾车出了车祸而死亡;刘女士要给予李老太太家属赔偿而对方坚决推辞;题目则要求通过对这段故事的思考来写文章。如果仅仅就事论事,这一故事可以引申出无数主题,例如交通安全问题、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问题,乃至治理非法营运问题等。但由于整个考试材料的大主题是社会道德重建,考生就必须把这段故事放在社会道德范畴内考量,抓住李老太太家人说的一句话——“我们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来做文章,才能符合题目要求。

(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

本考点要求考生就材料中的事实进行提炼,并明确列举此事实的目的,通过该事实想要表述什么问题,最终得出事实想要表达的观点。本考点中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准确,即考生对观点的提炼必须与事实相符,不能仅凭个人臆断。二是事实,即申论考试进行观点提炼的对象一般是事实。

(四)揭示事实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要求考生就材料中的事实进行分析,并准确把握事实所反映的不足与缺陷,最终得出事实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揭示的问题往往是负面的、需加以改进的方面,是申论考试最为关注的部分,考生必须对这方面的能力加以训练。如2009年北京市面向社会在职人员招考的《申论》材料中,题目要求“概括我国酒后驾车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而材料一主要讲我国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而有人撞飞了行人,其朋友却满不在乎,说“没事,这是小事情,无非给伤者一个补偿,能了就OK了嘛”。从这一语句中不难看出,造成我国交通事故频发的原因是一些人交通法规意识淡薄,撞了人竟觉得无所谓。但由此及彼,我们不难发现这也是酒后驾车的原因之一,交通法规意识淡薄是造成一切交通肇事的“本质”所在。在阅读中,遇到这样的情况,考生也要注意分辨。

三、阅读策略

申论给出的材料字数一般在6000-8000之间,要求考生在40-50分钟的时间内(国考是50分钟,省考一般是40分钟),把材料读完。经过测算,一个大学毕业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面,应该可以阅读完八千字左右的材料。可是,由于不少考生缺乏正确的阅读方法,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量。这样就会影响到后面的答题。历次考试都有不少考生在材料阅读问题上吃大亏。有很多考生,读了一遍材料以后,根本弄不清楚材料究竟描述什么问题,于是紧张地去阅读第二遍,才隐隐约约知道材料大概讲的是什么内容。为了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负责,再去第三遍阅读材料。三遍阅读之后,终于弄明白材料所讲的内容了,开始答题,可惜时间已经不够了,写了第一题第二题的答案,考试的终场铃声就响了!所以这一年有很多的考生没有时间把最后一道大作文题写完,甚至还没有开始动笔。不少考生只得了二三十分。

以江苏省公务员考试为例。申论考试时间150分钟,推荐的时间安排是阅读材料40分钟,写作答案60分钟,四道题思考时间平均每题10分钟共40分钟,最后留10分钟检查。答案长度要求四道题总字数限制在大约2000字。根据测算,大学毕业生正常的写字速度,在60分钟时间内可以写大约2000字。如果阅读材料消耗的时间超过60分钟,最后写答案的时间就会不够。而考生在现场紧张的状态下,60分钟一般写不了2000字,因为他要边写边思考,不是单纯地写字。如果赶时间,在少于60分钟的时间里飞快地把答案写完,就会导致卷面潦草和错误增多。也有的考生写作速度很慢,远不能在60分钟的时间里把2000字的答案写完。这样的考生需要练习加快写作速度。还有的考生思考的速度很慢,总是要思考再三,才敢下笔,写的时候还要继续思考,结果时间往往不够。

采用三个小小的步骤就可以做到既快速又正确地阅读好材料:

1.先看题目,再看材料。

有很多考生,拿到试卷就按照试卷的顺序,先看前面的材料,看完了七千多字的材料,最后才看后面的问题。看完问题知道要做什么了,结果又忘了前面的材料是怎么说的了,于是只有回过头去第二遍阅读材料。时间就这样被浪费了。因此我建议,拿到试卷后,首先要翻到试卷的后半部分去看题目,看要回答哪些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材料,这样只经过一遍阅读就可以有的放矢地把答案找出来。但是有很多考生,在考场中非常紧张,不能够同时记住四道大题的内容。那么,我建议,还是应该先看完四道题目,看看题目要我们做什么,这样心里有了底和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记住第一题的内容,带着第一题的问题去读材料。一般来说,第一题都是一道概括主旨题,需要把材料中各段的主要意思概括出来,然后回答该题。在我们带着第一题的问题,把材料各段的主要意思归纳出来以后,就可以顺利答完第一题。回答接下来的问题时,也不用去第二次、第三次阅读材料了,因为采用上述方法,可以保证在做后面的题目时,只需要阅读相应的材料细节即可。采用这个小小的技巧,可以得到巨大的收获:不用读两遍材料就可以答完试卷,为我们节省大量的时间。因为再读一遍七千多字的材料需要花费考场上宝贵的30分钟左右的时间!方法虽小,效力宏大,切记,切实行之!

2.按段总结,简要标记。

材料有七千多字,全部读完后再来总结,难度非常大。在考场中紧张的状态下,一次性地把七千多字全部记忆到大脑中是不现实的,然后对七千多字再进行完整的分析,就更不可能了,必定会导致分析不完全,不正确。因此正确的方法是:按材料段进行总结。每读完一段材料,就对该段及时进行总结,总结完该段后,再去阅读和总结下一段材料,这样,我们每次只需要把一段几百字的材料,记忆到大脑中,并只需要对这几百字的材料进行分析。记忆的难度和分析的难度就从七千多字降到几百字,记忆的准确度和分析的准确度就会大幅度地提高。

应该把总结出的每段的主要思想,简要标记在该段旁边。注意:不要复杂的标记。用上三五个主题词,或者就在段落中的主题词句上划上波浪线。如果标记过多,会浪费考场时间的。有的监考老师会不允许考生在试卷上做标记,那么建议考生带铅笔,用铅笔标记,做完题后,用橡皮擦掉;或者在草稿纸上写出各段的要点总结,但要标出对应的段落序号,以便于做后面的各道题目时,能迅速查找相应的段落。简要标记必不可少:一是做第一道概括主旨题时,需要根据这些简要的标记来整理最后的答案,二是后面的题目还可以根据这些简要的标记来迅速查找相应的细节。

另外,每一个材料段,可能只有一个中心意思,也可能有几个中心意思,也有个别段没有所需要的要点。

阅读材料是整个申论答题的基础,要以读透材料为标准,如果考生在考场上由于紧张,不能够一遍就读出要点,也还是要继续读出要点以后,再进行答题。如果材料没有读懂就仓促答题,就会劳而无功——把题目答错!如果有的考生阅读速度较慢,不能在四十分钟甚至六十分钟的时间里读完材料(不是只看完,而是把材料的意思也读懂了)。那么平常应该怎么练习在规定的时间里面读懂八千字的材料呢?

3.培养快速阅读的习惯。

有的考生是因为有一些错误的阅读习惯,比如:一边看着材料,一边小声朗读;还有的用手指着材料,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这些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必然会导致阅读速度大大下降。正确的阅读方法是:用眼睛一行一行地看材料,一行一行地阅读理解,这样阅读的速度就会大大地提高。但有考生反映,即使一行一行地看材料,大脑也不能很快地把这一行的意思反映出来,这个问题只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就可以解决,每个考生都应该做一次测验,检验自己是否能在四十分钟的时间内把八千字的材料完整正确地阅读完,如果阅读速度太慢,必须艰苦地训练自己达到考试的要求,这样才能为顺利地通过申论考试,成为一名公务员打下基础。但也有一些考生,为了追求阅读速度,而导致阅读的正确性下降,这是更为错误的,应该是在保证阅读正确性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阅读量。

还有的考生由于在考场非常紧张而导致阅读理解错误,紧张的原因有两种:一是有的考生,看到材料内容是自己非常陌生的问题,就感觉非常紧张。解决这个问题就要专门训练自己阅读不熟悉的材料,习惯于和陌生人打交道,这样就不会对陌生的人和事物感到紧张了。当然平常多关心时事热点问题,多了解国家大政方针更是必不可少的,这样上了考场就很有可能看到自己熟悉的材料内容了。考生紧张的第二种原因是对这种考试自我压力太大,因为考上公务员是他和家人最迫切的愿望,所以给自己下了必胜的命令!对于这样的考生,建议他们用最近的国考真题,认认真真地做几次模拟考试,使自己对这个考试很熟练,很有信心,上到考场,就不会紧张了。

四、阅读方法

一是粗读与精读结合。

二是速读与跳读结合。

三是比较阅读与重点阅读结合。

跳读法、快读法和精读法介绍:

跳读法

跳读法适用于大段的数据材料,数据材料的要点并非数据本身,而是数据背后想要表达的观点。要点通常在数据的前一句话或后一句话。提炼就是要理解数据背后所要表达的观点,抓住阐述数据含义的关键语句。

【真题链接】

2007年,渤海实施监测的100个入海排污口中,有91个排污口超标排污,超标排污所占比例居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域之首。调查显示,2003年至2007年,渤海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年均2. 25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9%。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源排污、河流输入和海上养殖业。近年来,渤海海域赤潮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逐年上升。2000年至2007年,发生赤潮87次,累计赤潮面积2.05万平方公里,赤潮已经成为渤海海域主要海洋灾害之一。权威部门指出,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渤海将在十几年后变成死海。那时,即使不向渤海输入一滴污水,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要200年。实际上,从世界范围看,海洋及其资源的破坏,波及面积相当大,其原因不单是污染,还包括过度捕捞、填海造地、盲目攫取海底能源等。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仅此而已!

【分析】

上例是2011年国考省级申论试卷材料节选。材料中列举了渤海实施监测的100个入海排污口中,有91个排污口超标排污渤海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年均2.25万平方公里,约占总面积的29%”“2000年至2007年,发生赤潮87次,累计赤潮面积2.05万平方公里单靠其与外界水体交换恢复清洁,至少也要200等一系列数字,如果精读每句,势必花费时间,这样就可以用跳读法,理解数字里的含义,抓住数字外分析的关键句子,可以概括出渤海污染严重,如不治理势必毁灭我们的家园这一重要信息。

快读法

快读法即一目十行式的浏览阅读,在大致看清资料内容的基础上,提炼有用信息。它适用于有关材料中案例和故事的叙述文字。材料中案例和故事的叙述文字主要是反映问题和蕴含对策措施,不能跳读,但案例和故事的叙述大多用形象生动的文字,这些对答题没有直接意义,可以较快阅读,抓住要领,提取有用信息即可。

【真题链接】

和李某不同,同样是校园看护人的向老师不甘心学校就这么闲着,他在已经撤掉的学校里办起了幼儿园。撤校前,向老师是校长。学校原来只有1 2口窑洞。20043月,经联系,香港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先生捐赠20万元,为学校修建了一栋两层教学楼。然而,当教学楼建好投入使用时,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却并到了乡中心小学,学生一下子少了一大半。这一并,低年级家长的心就动摇了,学生哪里多就往哪里送。向老师说,“2007年后半年,就没有学生了,学校也就撤了。于是,几个村民又找到向老师,鼓动他在学校里办一所幼儿园。他雇了一名老师、一名司机,还买了一辆面包车用来接送孩子,办起了幼儿园。可一年多后,向老师又开始发愁了,娃娃少,成本太高了。原来,每个孩子一学期收费1000元,每天上下学接送不说,中午还管一顿午饭,每个月还要给请来的教师、司机开工资,不赚钱不说,还赔钱了。幼儿园再往下办,也很难了。

【分析】

上例是2011年国考市级申论试卷材料节选。这是一段典型的叙事材料,可以采取快读法,一目十行就了解到,这段文字讲述了农村向老师在村小学撤掉后幼儿园也无法办下去的故事。文字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分析,但也不能跳读,不然基本故事不了解,难以概括。了解故事后考生自然分析得出潜含的间接的信息,农村教育事业的艰难这一本段的主旨。

精读法

精读法就是仔细阅读,是分析式的阅读。考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分析,它刚好与快读法相反,考生要对难读懂又蕴藏较多作答信息的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分析、理解。这种阅读方法,主要适用于观点型材料,包括领导干部、专家学者、人民群众和社会名流发表的言论和观点,以及政府文件、法律条文等。因为上述观点、言论和法条,往往是申论作答的依据和最有价值的信息。精读法要求逐字逐句阅读,并关注发表观点的主体、针对的对象、观点的内容和产生这种观点的表面或深层次的原因,这样材料的重要信息自然就提炼出来。

【真题链接】

这一切,对那些曾经感悟,至今仍依恋乡村文化的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乡村文化的衰落,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对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是我们应当思考和追问的。

【分析】

上段文字选自2011年国考市级申论试卷,那位知识分子的话: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以及材料中“‘失根危机的分析,考生一定要认真精读分析,并且要与申论整体材料结合理解分析,方能理解知识分子话中的深层内涵,进而归纳申论全部材料的主旨,这个主旨是农村教育文化失根问题。如果用跳读和快读的方法,很难归纳概括出这样蕴藉深层的材料主旨。

五、阅读技巧

(一)关键句原则

申沦材料中通常有一两个提示文章段落大意或是提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态度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关键句。一般而言,一段文字都要讲究起承转合,所以60%左右的材料都能从首句或尾句中找到段落大意或中心思想。首句常常引出整段材料的问题,而尾句通常是对材料所述的内容起一个总结概括的作用。在略读的时候,可对关键句进行勾划和标记,并加以精读。

例如:目前,国内已有8个城市同时在建设自己的轨道交通。[1]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在续建,南京、长春、深圳、重庆、武汉在新建,全部在建工程总里程200多公里,丁程总投资1000多亿元。此外,沈阳、成都、西安、大连、青岛、天津、哈尔滨及郑州等城市已在拟建地铁及轻轨交通。有资料表明,目前国内人口过百万的34个城市,有20个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建设和筹建自己的轨道交通。据国家计委统计,十五期间,中国城市交通投资将达8000亿元。估计,至少有2000亿元将用于建地铁。[2]

上例中,[1]处属于首句关键句,指出个别大城市已开始建设自己的轨道交通。[2]处属于末句关键句,指出城市交通投资数额巨大。这一段的段落大意即为,十五期问,将有大量资金用于投资轨道交通建设,国内人口过百万的34个城市中,过半正在建设和筹建自己的轨道交通。

(二)关键词原则

一般而言,文章中都会有一些表示上下句关系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对应试者分析段落、理解全文会有很大帮助。而关键词主要有两大类:

1.表示逻辑关系的关键词

这一类关键词表示的是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首先,其次,最后;一方面,另一方面;第一,第二;总而言之,更重要的是,此外;等等,这些关键词中,有些表明的是几个要点,有的表明的是突出重点,有的是总起,有的是总结。在速读过程中,可将这些关键词勾划出来,从而在精读的时候可以有选择性的跳读。

例如:17日晚间,中铁局四局H市地铁1号线湘湖站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事故发生后,中铁四局立即成立了事故调查专家组,展开了对事故原因的调查。初步得出的原因有三点:一是[1] H市的土质特殊,含水的土质流失性强;二是[2]事故坍塌所在地来往车流量大,给基坑西面的承重墙带给太大冲击;三是[3]今年10月份H市的持续性降雨过程使得地底沙土地流动性进一步加大。

上例中,[1][2][3]处属于表示逻辑关系的关键词,依次说明事故发生的原因。这一段的段落大意即为,湘湖站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初步调查,事故发生有三个原因,一是土质易流失,二是车流量大,使承重墙不堪重负,三是持续降雨使土质更易流失。

2.表示其他关系的关联词

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关联词出现的地方,往往是关键信息出现的地方。比如:虽然……但是……”表明转折关系,但是后的信息即为作者想要陈述的关键信息;不仅……而且……”表明递进关系,而且后的信息即为作者想要陈述的关键信息。其他还有表示因果关系、并列关系等。在速读过程中,可将这些关联词勾划出来,从而在精读的时候更容易找准关键信息,从而更易把握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更加节省时问。

例如:在危急情况下,人们心态难免失衡,情绪波动大,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进行帮助。虽然[1]这次一些地方政府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组织了人力应对。但是[2],专业性人才和队伍却不多。政府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常设危机应对人才库。在国外,大多是由专业社会工作者来承担这项工作。

上例中的[1][2]处是一组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同,“但是”以后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述的内容。这一段的段落大意为,政府应常设危机应对人才库,在危急情况下,可保证有足够的专业性人才向需要帮助的人们进行心理咨询。

(三)高频词原则

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特殊性决定了申论考试的材料往往会涉及事件或问题的表象、本质、解决措施等,也就会有一些词或同义近义词高频率出现。这些词的出现,往往有助于应试者搜索相关信息。这些词主要有:根源、危害、法律法规、监督、落实、教育、经验教训、透析等。在速读过程中,勾划出这些高频词,为概括分析作准备,同时还可以为解题或写作提供定位和参考作用。

例如:2007517日,安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关于对消费者购买到假劣药品实行先行退付购药款暂行办法》[1],向社会公开承诺,消费者在安徽省内购买了该办法规定的六种情形的药品,可以在1个月内向安徽省食品药品管理局及下属17个市局、62个县(市、区)局投诉并提出先行退付。

上例中,[1]处属于安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这一段的段落大意是安徽食品药品管理局通过该《暂行办法》向社会公开承诺,消费者购买相关药品,可提出先行退付。

 ()观点性原则

阅读申论材料时蛰着力把握其基本观点,因为观点就是主旨。把握住这些词语,有助于把握材料的主旨。这些词主要有:经调查、资料显示、反映、看出、告诉、据某某讲、据报道、初步推断、强调、指出、认为等。材料中的观点主要有如下三类。

1.政府权威部门的观点是我们制定和验证对策的依据和准绳

例如:20081128日上午,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民在线交流。赵洪祝在谈到浙江时说[1]:浙江省同样受到影响,一是浙江是外向型经济的大省,经济总量52%是通过进出口来实现的。当一些发达国家的消费不振时,势必影响我们的外贸出口;二是浙江是制造业人省,如机械制造、纺织制造、精细化工制造等企业:大大小小遍地都是。外贸出口受阻了,生产就一定要受到影响。所以现在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停产、半停产的还是有一些的。有个别地方,已经停产到了近7%8%.甚至到9%这个位置了。

上例中[1]处是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的话,他代表的是浙江省委,属于政府权威部门的观点。这一段的段落大意是: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做客人民网时表示:金融危机中,浙江受到影响的原因是浙江是外向型经济大省和制造业大省。

2.学者的观点需要经过辩证地分析

根据材料所提供的现象、数据等与学者的观点是否一致,对一致或不一致所反映出的内容进行辩证分析。

例如:参与勘查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在事故现场表示:这次事故属于突发性自然地质灾害,他认为事故原因除了上马匆忙,前期的筹划、设计都比较草率等原因外,工程的工期存在拍脑袋定工期现象。

上例中,王梦恕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他的观点属于学者的观点,需要联系上下文进行辩证的分析。这一段的段落大意是:王梦恕认为工程的工期存在拍脑袋定工期的现象,也是导致这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六、常见错误

(一)三种错误的阅读习惯

1.扫描式阅读

有些应试者在阅读申论材料时,用笔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指着看,像扫描仪一样,导致的结果就是看完了以后,每个字都认得,但对于整体却没什么概念。扫描式阅读属于无效阅读,等同于没有阅读。

2.翻译式阅读

有些应试者在阅读材料时,很下功夫,把材料中的话甚至一个字、一个词都用自己的话理解一遍,翻译一遍,非常浪费时间。阅读材料考查阅读的速度,同时考查理解的能力和提炼的能力,需要把握住材料的精髓与主旨,而不是抓细节,更不是要在不同的表达中找出差别。这一点表现出申论科目与行政能力测试科目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最大的不同。

3.碎片式阅读

有些应试者在阅读材料时,随性而为,阅读材料不够认真,片段性阅读,忽视整段甚至整部分的材料,从而遗漏掉大量信息。在提到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的时候,我们曾经讲过需要巧妙地结合使用速读与跳读,但跳读并不意味着不读,而是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将一些相似的信息省略,我们建议应试者在略读的时候合理使用速读,精读的时候适当使用跳读,但我们不建议应试者在略读的时候即使用跳读。在略读的过程中即使用跳读,对于应试者在把握材料大意是有害而无利的。

(二)四种常见的阅读禁忌

1.只见现象,不见本质

有的材料通过把握关键字、词、句即可以概括段落大意,从而把握材料精髓,但有的阅读材料则必须经过提炼和思维加工,深度挖掘出其本质。有些应试者认为阅读文章只要对字面意思有详细准确的了解就够了,不懂得抓住文章的主体部分深入阅读,并加以提炼,从而很难写出有深度的文章,自然难以获得高分。对于申论中一些蕴含深意的资料,绝不可以只看表面现象,而应该由表及里,透过现象把握问题的实质,这样才不会偏离原有资料,全面、准确地把握材料精髓。如2009年北京市面向社会在职人员招考《申论》材料中,题目要求概括我国酒后驾车现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作答此题,只有通过酒驾现象,深度挖掘酒驾问题的本质,才能回答其中原因。

2.抓住一点,不见其余

有的阅读材料只涉及一个时政热点,但有的阅读材料涉及不止一个问题,而是通过多个问题共同体现一个本质,但有的应试者在阅读过程中不够仔细,把握到一个问题以后,便认为是材料的全部内容,忽略了其他问题,遗漏了大量信息,甚至以偏概全或者断章取义,从而对整体材料的指向性把握错误,甚至完全相反,导致失分严重。目前申论考试,越来越注重信息的多样性,材料所涵盖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更需要仔细、全面地阅读和理解,从全局上把握材料的指向,这样才不会偏离原有资料。

3.刻意求异,忽视集中

求异思维是指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意在暴露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差别的一种思维。申论的答题、写作过程中,适当运用求异思维可以表现出一名应试者的创新意识,但求异思维在运用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与集中性思维的辩证统一。集中性思维是求异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求异思维以集中性思维为中心扩及其他几个方面。有些应试者不懂得求异思维与集中性思维的有机结合,只一味地在思维过程中求异,从而越来越偏离原有材料,离申论高分也越来越远。

4.泛论关系,不见重点

有些申论材料本身涉及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但侧重其中的一个方面。有些应试者看到了这类材料所涉及的多个方面,但却没有注意到这类申论材料的侧重,只是泛谈这类材料所涉及的多个方面,看到了矛盾的两个方面,却未能把握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阅读这类申论材料的过程中,在对事物进行一分为二分析的前提下,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辩证统一。

实战训练

1.在五分钟内阅读材料,概括出各节的大意,然后汇总。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精练。

(1)据中国青年报2009323日报道:21日瑞典电视台TV-4(冷酷的事实)播放的活拔绒电视节目有这样的画面:一个人顺手抓起一只鹅,从其脖子处开始往下拔毛,拔下的羽绒在阳光中飞舞,鹅的凄惨叫声令人心里直犯怵……突然,镜头切换至消费者身上暖烘烘的羽绒服,家里暖和舒适的羽绒被、睡袋等寝具用品。节目称,90%的受访供应商承认生产或销售活拔绒产品,并推测羽绒制品中“50%80%的羽绒来自活拔。该节目公布了34承认生产或销售活拔绒的企业名单,有16家是中国企业。这家电视台还预告,将播出关于中国活拔绒的节目。

(2)这期节目在当地掀起阵阵波澜,一些消费者则因活拔绒存在虐待动物的可能,开始抵制羽绒制品;瑞典部分商场售出的羽绒制品被要求退货;全球最大的家具家居用品商宜家公司对外宣布,近期从宜家全球连锁店中购买了羽绒制品的顾客均可退货;众多国际采购商和经营商都纷纷表示,要重新考虑未来的采购计划。

(3)瑞典市场不期而遇的寒流让正在当地进行商务考察的四川广汉大群羽绒制品有限公司的吕朝霞一头雾水:以前钟爱中国制造的欧洲消费者怎么变了脸?与此同时,上海东隆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负责人紧急向中国羽绒丁业协会报告说,瑞典TV-4关于活拔绒报道已经产生连锁反应,行业内部分企业发往欧盟的羽绒制品被通知退货。

2.在五分钟内阅读材料,概括出各节的大意,然后汇总。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精练。

(1)报纸、广播和电视是三大传统新闻媒体。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体的种类不断地涌现,目前已经有100多种媒体。第四媒体——网络媒体、第五媒体——网络电视以及第六媒体——手机及其无线增值服务等登上舞台,使得三大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格局已经一去不复返。

(2)日前,在传媒格局上,我国已形成了以党报为核心,以都市类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媒体多元并存和竞争发展的新格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报刊业出现了一片繁荣景象。1993年我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由于互联网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近十多年来,新型传媒在我圈的发展十分快速,让人们感觉到信息获取更加方便、更加便捷。2008年我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已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几乎每5个人中就有1位网民。

(3)据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仍是广大群众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互联网在新闻信息传播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不可低估,已经超过广播。一些主要媒体的重要性排列依次是报纸(占37.7%)、电视(占24.5%)、互联网(占13.6%)、广播(3.4%)、期刊(占0.4%)。

3.在五分钟内阅读材料,概括出各节的大意,然后汇总。要求:概括准确,语言精练。

(1)相关研究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农村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村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较差;社会保障制度没有覆盖农民和农民工。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城市发展中实行土地剪刀差,农村土地虽然是集体所有,但实际上村集体并不能买卖,只能由政府买卖,而且由政府定价。政府征用、征购农地之后,再将使甩权出让给企业,政府从中获得了巨额剪刀差,投入到城市建设等方面。企业再在以后的出让、转租、开发等经营行为中赚取巨额利益,产生大量的富豪。城市居民通过购买房地产,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有的还随着土地的升值,获得了财富的增长。实际上,地方政府和企业,一直到购买房地产的城市居民,正是利用这一剪刀差制度,分享了农民土地的商业价值。

(3)这种做法以很低的代价和很高的效率促进了快速的城市化。随着城市房地产的发展,政府从中赚取的土地差价越来越大,时至今日,土地财政已经为各级政府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由此也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尤其是城乡统筹发展带来不少问题。在政府和农民处于市场不平等地位的情况下,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价值日益显现,农民的利益却没能随着城市化的进展同步增长,反而受到损害。

(4)近年来,中央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致力于保障和扩大农民权益,比如延长农民土地承包期,不断提高农民种田补偿标准,等等。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应当考虑采取各项措施,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工业发展了,可以反哺农业。社会财富积累到了一定阶段,发展的主要任务就转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公平,促进全面现代化。

(答案略)

本类推荐

没有

本类固顶

没有